法治網首頁>>
                  法治網專題>>
                  不斷續寫社會長期穩定的中國奇跡
                  平安中國建設讓“中國之治”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發布時間:2022-10-21 06:49 星期五
                  來源:法治日報--法治網

                  □ 二十大·特稿

                  □ 本報記者 李光明

                  國泰民安,民之所盼。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平安中國建設,統籌發展和安全,把平安中國建設置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全局中謀劃推進,平安中國建設體制機制逐步完善,創造了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之一,續寫了社會長期穩定奇跡,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營造了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二十大報告在“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部分提出,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

                  “這些要求既有平安建設中已經成熟經驗,也有需要不斷提升的工作,我們將進一步創新完善平安建設體制機制,把平安中國這張亮眼的‘國家名片’擦得更亮?!币恍﹣碜云桨步ㄔO戰線的代表一致表示,將著眼于國家長治久安、人民安居樂業,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中國之治”成色更足、底色更亮、優勢更加彰顯。

                  平安答卷成績優異

                  二十大報告指出,平安中國建設邁向高水平。

                  這是對平安中國建設成就的高度概括。

                  10月19日,在黨的二十大新聞中心舉行的第三場記者招待會上,公安部黨委委員、副部長,移民局黨組書記、局長許甘露代表發布的一組數據,有力印證了平安中國建設成就。

                  許甘露說,我國是命案發案率最低、刑事犯罪率最低、槍爆案件最少的國家之一,每10萬人口的命案是0.5起。十年來,刑事案件、安全事故等“五項指數”大幅下降。2021年,殺人、強奸等八類主要刑事犯罪、毒品犯罪、搶劫搶奪案件、盜竊案件的立案數和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較大的交通事故數較2012年分別下降了64.4%、56.8%、96.1%、62.6%和59.3%。人民群眾的安全感明顯提升,2021年,根據國家統計局的調查,安全感達到了98.6%,較2012年提升了11個百分點。當今中國成為世界上公認的最安全的國家之一。

                  這是世界矚目、人民滿意的成績單,答卷上寫滿了平安建設。

                  “近年來各級各地堅持以黨建引領基層平安建設,始終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平安中國建設各方面全過程,壓實各級黨委領導責任和主要負責同志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完善協調機制,創新建設平臺,整合資源力量,推動平安建設不斷深入?!卑不帐∥ㄎ瘑T、省民政廳廳長張冬云代表說,平安建設推動實現了城鄉更安寧、群眾更安樂。

                  進入新時代,“平安”的內涵與外延不斷豐富發展,人民群眾對“平安”的需求,不再僅僅是治安良好、犯罪率低,更拓展到衣食住行、網絡安全、公平正義等社會生活各方面。聚焦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促發展,防范化解影響社會穩定的各類風險隱患,加大食品藥品、生態環境、公共交通、安全生產等領域執法司法力度,全力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用心呵護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以零容忍態度嚴厲打擊侵害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各類違法犯罪行為,切實維護人民群眾餐桌安全、用藥安全、生態環境安全、個人信息安全等,讓老百姓有更多更直接更實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城鄉安寧群眾安樂

                  “回應人民群眾期待,化解各類安全隱患,切實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安全觸手可及、就在身邊,是公安機關不懈的追求”,河南省開封市通許縣公安局指揮中心主任兼辦公室主任馬園園代表說。

                  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平安建設就是需要有這樣的境界,才能不斷推動平安中國建設邁向更高水平。

                  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是黨的十九大以來最得人心的大事之一,也是平安中國建設的標志性事件之一。

                  2018年1月,全國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以雷霆萬鈞之勢拉開帷幕,三年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全國共打掉涉黑組織3644個、涉惡犯罪集團11675個,打掉的涉黑組織是前10年總和的1.28倍,查處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問題8.97萬起、立案處理11.59萬人,排查整頓軟弱渙散村黨組織5.47萬個,排查清理存在“村霸”、涉黑涉惡等問題的村干部4.27萬名。

                  “黑惡犯罪得到根本遏制,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基層基礎全面夯實,黨風政風社會風氣明顯好轉,大大增強了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掃黑除惡實際戰果回應群眾期待?!卑不帐“缀O獄管理分局黃姑監區監區長張文博代表說。

                  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取得階段性成果后,深入梳理專項斗爭中暴露出來的普遍性、深層次問題,健全掃黑除惡長效機制,專門制定一部反有組織犯罪法,綜合運用法律、經濟、科技、文化、教育等手段,建立健全反有組織犯罪工作機制和有組織犯罪預防治理體系。堅持偵查辦案與“打傘破網”同步推進、與“打財斷血”同步發力,積極會同有關部門深入推進源頭治理、綜合治理,堅決鏟除黑惡勢力“保護傘”和經濟基礎。

                  “國家安全是民族復興的根基,社會穩定是國家強盛的前提?!敝袊嗣窬齑髮W智慧警務學院公安情報教研室主任、教授屈健代表認為,在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進程中,黨和人民賦予了公安機關新的使命和任務,必須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把維護國家安全貫穿公安工作的各方面全過程,劍不入鞘、鞭不離手,始終對侵害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違法犯罪活動保持高壓嚴打態勢,著力提升智慧警務建設水平,積極推動風險防范化解,實現城鄉更安寧、群眾更安樂,以實際行動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確保社會大局持續穩定。

                  依靠基層發動群眾

                  基層創新是平安建設的活力之源。

                  “我們依托社區小區黨群服務站、‘鄰里格’建設,及時掌握矛盾糾紛動態,做到早發現、早調解、護穩定;依托‘三官一律’(法官、檢察官、警官和律師)進社區活動,加強社區法治建設,加強群眾法治宣傳教育,讓‘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理念深入人心?!标兾魇∥靼彩猩徍^勞動一坊社區黨委書記兼主任周建玲代表對自己社區的平安創建充滿自信。

                  周建玲說,通過不斷健全黨組織領導的城鄉平安建設體系,推動工作重心向基層下移,健全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把小矛盾小問題化解在基層,把大量糾紛解決在訴訟之前。

                  基層安則天下安。多年來,平安建設持續不斷夯實根基,以“基礎實”護“百姓安”。

                  近年來,各地堅持把網格化管理作為推進平安建設和社會精細化治理的重要手段,把服務送到家門口、把矛盾化解在最基層,夯實了平安建設的底座。

                  目前,全國3.9萬多個鄉鎮(街道)已配齊配強政法委員3.8萬多名、占99.2%,建成各級綜治中心58.3萬余個,共有網格員450萬名,基本實現了網格化服務管理全覆蓋。各地不斷加強基層綜治中心和公安派出所、社區警務室、檢察室、人民法庭、司法所、信訪接待中心等規范化、信息化建設,加強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科技應用,構建警企合作、警校合作、警醫合作、警調聯動等一系列創新平臺,推動多方協同、聯動一體,著力將安全穩定創建在基層,把問題隱患解決在基層。

                  重慶市司法局人民參與和促進法治處處長楊懿代表對矛盾糾紛化解研究很深。他認為,多年的普法工作卓有成效,人民群眾的法治意識普遍增強,在繼承傳統的人民調解經驗的基礎上,應不斷提高人民調解工作的職業化、專業化、信息化水平,推動理念從“情理法”向“法理情”轉變。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構建全域聯動、立體高效的國家安全防護體系。這是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國家安全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方面?!睏钴舱f,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夯實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基層基礎,需要構建人人參與、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平安建設共同體,運用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開放共享的基層管理服務平臺,提升基層治理水平。

                  從浙江省諸暨市發源的“楓橋經驗”,如今從一地經驗發展為全域“風景”。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是平安建設的永恒主題。新時代為“楓橋經驗”賦予了新的內涵,使之在服務群眾、化解矛盾等工作中發揮出更大效能、展現出歷久彌新的魅力。各地不斷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探索創造更多依靠基層、發動群眾、就地化解人民內部矛盾的途徑和方法,實現預防化解工作常態化、長效化。

                  如今,新時代平安中國建設的宏闊愿景已經繪就。代表們相信,根據這張藍圖,到“十四五”末,發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國家政治安全防線進一步筑牢,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體制機制不斷健全,風險預測預警預防能力進一步提升,重大刑事案件、群體性事件、公共安全事故不斷減少,社會安全穩定局面持續鞏固,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進一步增強;到2035年,平安中國建設達到更高水平,不斷續寫社會長期穩定的中國奇跡。

                  本報北京10月20日訊

                  責任編輯:劉一鳴
                  暴力强奷女交警国产